jcolor-image
我想詢價
幫助中心
會員註冊
會員登入
jcolor-image
全部商品印刷助手部落格設計開箱工具分享
情境專區
招生宣傳
招生宣傳
讓學生一眼記住你
年節專區
年節專區
喜氣年節贈品
大型活動宣傳
大型活動宣傳
大型活動一條龍印刷方案
日常辦公
日常辦公
幫助工作得心應手
塑造餐飲品牌
塑造餐飲品牌
誘惑吃貨味蕾
防疫作戰
防疫作戰
一同守護台灣的健康
新品上架
新品上架
2025 新品專區
快速下單

部落格

普普藝術 Pop Art
分類:設計知識,發表於 2021/04/01


普普藝術 Pop art 1958-1972


普普藝術是「大眾藝術」(popular art)的簡稱,興起於英美兩國,是當時的藝術家對抽象藝術的反動,認為抽象繪畫曲高和寡,難以了解。普普藝術家從日常生活中取材,例如沃荷(Andy Warhol)的濃湯罐頭和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連環漫畫,運用卡通造型的球狀字體,和俗豔亮麗的色彩。沃荷的絹版印刷(serigraphy)作品,運用照相寫實技法和可大量生產的版畫印刷技術,成為普普藝術的經典。


Crak!海報/李奇登斯坦


受到大眾消費主義和大眾文化的啟發,普普藝術家公開質疑什麼是「優良設計」的概念,拒絕接受現代主義的美學標準,強調趣味、改變、多樣化、無相關性和可丟棄性,破除精緻藝術與商業藝術之間的傳統界線,打入媒體界與廣告界。其中,英國設計師布雷克(Peter Blake)和豪威斯(Jann Howarth)在1967 年替披頭四設計的唱片封面《比柏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即為一例。沃荷和霍克尼(David Hockney)從廣告、商品包裝、漫畫和電視等「庸俗藝術」中尋找靈感,將大眾文化套用在室內裝潢、壁畫、壁紙、海報設計等領域,開啟一個充滿趣味與幽默的新世界。


1952 年在倫敦成立的獨立團體(Independent Group),是第一個探討美國大眾消費文化的藝術團體。當時的設計師意識到,要吸引受過高等教育、注重設計的年輕一代消費者,必須揚棄 1950 年代「優良設計」的理念,推陳出新。設計師康藍(Terence Conran)當時就指出,「1960 年代中期有一段很奇特的時間,大家從需要變成想要……設計師開始推出大家『想要』而非『需要』的產品。」產品造型成為一種時尚,助長用過即丟的消費文化,這在現代社會習以為常,在當時卻是相當新的觀念。許多設計師以塑膠材質創作,運用鮮豔的色彩和大膽的造型,吸引年輕的消費者。儘管產品的品質粗糙,價格低廉,卻成為其最大的特色,吸引當時重視消耗性勝於耐用性的消費者和設計師,推翻現代主義曾經提倡的藝術理念。


潘頓疊椅/潘頓


許多普普藝術作品皆以可丟棄性為其特色,例如穆得(Peter Murdoch)的圓點兒童椅(1963),以及德巴(Jonathan De Pas)、杜賓諾(Donato D’urbino)、羅馬茲(Paolo Lomazzi)和史可拉莉(Carla Scolari)在1967共同推出的吹氣椅(PVC Blow Chair),以及當時許多新奇的設計作品,例如紙衣,皆象徵 1960年代用過即丟的文化。普普藝術的設計靈感多元,有來自新藝術、裝飾藝術、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歐普藝術、迷幻文化、庸俗文化(kitsch,譯註:此為德語,又稱大眾文化)、太空時代等風格的影響,卻甚為短命。1970 年代初的石油危機,使強調理性的設計方法興起,普普藝術轉而被後來的工藝復興所取代。


康寶濃湯罐頭/沃荷


普普藝術 Comic 字體/凱格勒和波瑞爾


普普藝術 Three D 字體/凱格勒



本文摘錄自 >>> 當代設計進化史【精采視覺版】


提供您最專業的線上印刷服務,印刷品種類完整全台直送,是您最可靠的印刷夥伴
www.jcolor.com.tw
jcolor-image
產品資訊
客服時間
週一至週五
09:00 - 19:00
取貨時間
週一至週五
08:00 - 12:00
13:00 - 17:00
聯絡我們
電子郵件:service@jcolor.com.tw
專人報價:點此詢價
聯絡電話:02-8273-2111 (週一至週五)
傳真電話:02-8273-2333
取貨地址:新北市土城區中央路一段365巷7號
首頁
訂單管理
購物車
設計總匯
更多